海南周刊|老果树成为“流量暗号” 若何打造古树研旅IP?

发布时间:2024-08-13 06:42:08    浏览:

[返回]

  茂密的叶片、健壮的树干、粗粝的树皮,走过漫长岁月,古树无声地诉说着传奇故事。正在海南很多地方,细碎漫衍的古树成为研学旅游的特性吸引物,市民搭客走进乡野田园,通过古树与史册、天然对话果树。相闭方面悉心“照管”年迈的古树,推进生态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

  近圆球形的树冠凌空睁开,阳光从枝叶间的裂缝洒落下来。今天,走进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仙岭环球热带生果博览核心(以下简称果博核心),只见高约15米的榴莲母树岳立园中,劳动职员正正在对其举行养护。

  保亭七仙岭环球热带生果博览核心的榴莲母树矗立葱茏。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摄

  “本年榴莲母树挂了80多个果,咱们正在采收后有针对性地施肥,为它增补养分。”果博核心坐褥本事部主任黄勇芳先容。动作我国现存最年长的榴莲树,本年66岁“高龄”的榴莲母树是名副原本的“镇园之宝”。

  20世纪50年代,榴莲母树漂洋过海扎根保亭,通过数次台风岳立不倒。“这棵树历经沧桑,却仍呈现开拔达的性命力,出现出较好的抗风性和抗寒性。”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司理、研讨员崔志富说。近年来,正在“国产榴莲”接续升温的布景下,这棵榴莲母树成为选育新种类的良好母本。

  为了更好地发展养护、科研劳动,园区特殊正在榴莲母树旁装备了一台剪叉式起落机。科研职员借帮起落机升至高处,给榴莲母树人为授粉,发展保花保果功课。两年前,“空窗”多年后的榴莲母树从头挂果,成了果博核心一处亮丽的风光。

  而今,果博核心正正在打造集科普、科研、坐褥、游览成效于一体的归纳性文明旅游主意地,“自带流量”的榴莲母树是园区内的厉重景观。“这里处处是别致的果树、生果,榴莲母树是咱们必然要观光打卡的一处。”来自澄迈的榴莲发热友林书君笑着说。本年2月下旬榴莲母树吐花时,一簇簇淡黄色的花朵挂满枝头,不少搭客特为去看榴莲花。

  正在儋州市大成镇推赛村南吉村民幼组,每年夏令都有一批资深“吃货”奔着百年黄皮树的鲜果而至。大成是遐迩着名的黄皮产地,这里生产的黄皮颗大粒圆、酸甜适中,有不少拥趸。

  正在南吉村民幼组,树龄百年以上的黄皮树有约350株,这些古树构成了“百年黄皮园”。个中一棵树龄300多年的黄皮古树,被称为“海南黄皮王”,它的树干健壮矗立,树冠雄密,树枝上绑着代表祥瑞如意的红绸带。

  每年六七月,一串串黄澄澄的果子缀满枝头,车水马龙的搭客走进南吉访古村、寻奇迹、观古树。到了饭点,去邻近策划黄皮美食的田舍笑吃黄皮鸡、品黄皮茶,逍遥惬意。

  推赛村党支部书记符智伟告诉记者,近年来,趁着黄皮古树游的热度,村里新修了凉亭、观景台等旅游措施。另表,大成镇整合表地旅游资源,以“民宿+乡旅+康养+特性农业”为核心策画了一条旅游线道,提拔搭客体验。

  枝叶一簇簇撑开,分叉的枝干犹如颀长的宝剑……正在三亚市崖州区巨细洞天旅游区内,有一片龙血古树,总数约3000株,总面积4.27平方公里,均匀树龄正在200年以上。

  龙血树茎干灰青,表皮状如龙鳞,一朝受伤,会流出暗血色的树脂,像流血雷同,于是得名。龙血树滋长徐徐,健壮水准远不似乎树龄的其他树种,但它的性命周期很长,可达8000年,以是又被称为“不老松”。

  2023年9月,宇宙绿化委员会颁发了宇宙100株“最美古树”和100个“最美古树群”名单。这个龙血树古树群入选宇宙100个“最美古树群”名单,这无疑为巨细洞天旅游区填充了一个嘹亮的旅游品牌。

  近一年来,前去巨细洞天旅游区抚玩龙血古树的搭客增加,奈何偏护行使好这些绿色“活化石”,成为很多人闭切的一个话题。据体会,目前,景区内通往龙血古树群的道道已由石板道形成木栈道,龙血古树被围护起来,避免搭客直接接触古树。“上了年纪的龙血树‘体质’偏弱,时常会有病虫害,咱们目前的要点劳动是偏护。”巨细洞天旅游区相闭担负人先容,景区设立了园林绿化部分,按期对龙血古树举行养护,整理害虫,增补养分。另表,他们还正在龙血古树群旁种植了与之相映衬的有抚玩价钱的低矮植物,并砌筑挡土墙以防卫水土流失。

  正在植物界,榕树属于长命树种,它们根根交叉、枝枝相连,承载着人们对性命的感悟果树,也是奇异的文旅景观。

  正在定安县翰林镇章塘村后岭村民幼组,有一株700多岁的“亚洲榕王”。传闻,这棵古榕树为元代(1295年)定安立县及县衙竣工时,第一任县令王献文移载,种类为幼叶榕。

  渐渐走近“榕王”,雄伟的树冠犹如绿色巨伞,遮天蔽日。而今的古榕树已是九世同堂,一树为主干,千丝万缕的气生根变成“根帘”,似殿堂,如回廊,光入土长成的支柱根就达200余根。这棵蜿蜒盘错的古榕树,坊镳村庄的保护神,生生世世回护着表地子民。

  为了偏护“榕王”,早正在1996年,表地就出台轨则,禁止削砍大榕树,也不应许正在树下荡秋千。2010年,台风刮倒了“榕王”的一根支柱根,表地林业部分用铁架撑持起来,受伤处很疾又长出分枝。

  数百年来,表地村民正在大榕树下祈求安好顺遂,慕名而来的搭客更是被它“独木成林”的气魄所振撼。近年来,翰林镇发掘革命老区村庄章塘村的血色文明果树,将“亚洲榕王”融入定安“百里百村”村庄旅游谋划,以大榕树为核心策画旅游线道,圆满吃、住、购、娱等措施,让绿色风光和血色文明互动交融。

  琼海市会山镇加脑村是一个苗族墟落,该村靠河畔处滋长着一棵树龄上百年的古榕树,村民称之为“树神”。每年春节光阴,表地男女老少聚正在“树神”前,跟着音笑响起,大师环绕“树神”跳招龙舞,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会山镇将“树神”列为一个村庄旅游景点,吸引搭客进村品味苗家美食、浏览苗族歌舞、采购苗家特产。

  “古树、宗祠、村庙、墟落是海南守旧村庄的‘标配’。”海南省旅游繁荣研讨会会长王健生以为,正在海南村庄地域古树饰演多重脚色、拥有多重道理:起初,它是村民们共有、共享的歇闲、劳动空间,大树底下好纳凉,大树底下好议事;其次,它是村民眼中的“保护神”,很多村民自觉偏护村中古树,再现了他们简朴的生态偏护认识;再次,古树史册深远,往往见证了很多史册事宜,它们是“有故事的大树”。

  王健生说,该当行使好古树资源,做好研学旅游作品。全部而言,要发掘收拾古树的故事、村庄的故事,据此细心策画研学课程及相干行径;维系古树及墟落资源,科学编造研学旅游专项谋划,环绕“生态+生存+坐褥”,开荒相应的业态、产物、场景,打造拥有特性的研学旅游主意地;重视培育村庄旅游人才,指引村民巩固护树认识,同时让他们正在繁荣研学旅游中受益。海南周刊|老果树成为“流量暗号” 若何打造古树研旅IP?

搜索